一、白沙河化工园
白沙河化工园为兴发集团股份公司下设的成员企业,始建于1996年,是兴发集团抢抓三峡移民搬迁机遇,实施搬迁技改建设的现代化化工园区,占地350亩,现有8个生产车间,员工800余人。
园区以食品级化工生产为主线,主导产品有黄磷、三聚磷酸钠、六偏磷酸钠、次磷酸钠、五硫化二磷、二甲基砜、单氟磷酸钠、以及磷酸、三偏磷酸钠、阻燃剂等22种产品,年总产量21.4万吨。其中:年产黄磷2.25万吨、三聚磷酸钠4.5万吨、磷酸9万吨、六偏磷酸钠1万吨、饲料添加剂磷酸三钙1万吨、次磷酸钠1万吨、三偏磷酸钠3000吨、五硫化二磷1万吨、二甲基砜2500吨、阻燃剂8000吨、单氟磷酸钠3000吨;广泛用于食品、医药、电子等行业。
园区严守安全环保两条“红线”,坚持安全环保装置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不放松,大力推进自动化、机械化、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;园区投资两亿多元加强“四废”治理工作,实现了工业废水重复使用,废热、废气回收利用率达98%,固废物利用率达100%,废水、废气接受国家环保部门24小时实时监控。自主研发的黄磷清洁生产技术获国家专利,技术输出江苏、云南等地,黄磷生产连续五年荣获“全国黄磷生产能效领跑标杆企业”。园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,走生态、高效、节能、环保发展之路,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,相继开发出次磷酸钠渣生产饲料级磷酸三钙、密闭氧化法处理贫磷泥、粗砜生产二甲基砜等一系列循环经济项目,形成“在创新中循环、在循环中增效”的循环经济模式,成为兴发集团重要的食品级磷酸盐生产基地,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。
未来的白沙河化工园,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牢固树立创新、协调、绿色发展理念,以绿色精细化工为基本方向,打造世界一流的食品级磷酸盐生产基地;大力开展智能化技术应用,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和影响力;把握发展新常态,突出创新驱动,依法规范企业环保治理,强化风险管控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。
二、刘草坡化工园
刘草坡化工厂始建于1998年,是兴发集团抢抓三峡移民搬迁机遇,为着力解决库区移民就业收购濒临破产的香锦联营化工厂,对原有落后黄磷生产装置进行整体拆除并新建的现代化化工厂区。厂区位于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白鹤村,香溪河北岸,距峡口镇和公司所属峡口港3公里,距312省道1.5公里,宜巴高速平邑口入口7公里,水陆交通便利。
刘草坡化工厂现有员工600余人,占地面积200亩,固定资产6.8亿元,下设安全环保科、设备科、技术质量科、综合办公室、仓库中心、黄磷车间、磷酸盐车间、次磷酸钠车间、动力车间等职能机构和生产车间。主要从事磷化工系列产品生产加工,产品产能为:2.3万吨/年工业级黄磷、10万吨/年工业及食品级磷酸、6万吨/年三聚磷酸钠、2万吨/年工业六偏磷酸钠、1万吨/年焦磷酸四钾、1.3万吨/年次磷酸钠、8000吨/年四羟甲基硫酸磷,年生产工业级、食品级和电子级产品十余种,年综合生产能力30万吨,产品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“兴发”牌三聚磷酸钠荣获中国名牌产品,“兴发”牌六偏磷酸钠、次磷酸钠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,是日本上村客户最大的高端次磷酸钠产品供货商。厂区年销售收入过8亿以上,是兴发集团兴山区域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,为兴山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厂区始终坚持“磷化工循环经济、综合利用四废、绿色环保工业园”的发展理念,始终把安全、环保、质量管理放在首位。从原材料入手、严格过程控制、强化质量检验,重点围绕产品生产工艺转型升级,严格按照“四合一”管理体系规范运行,确保产品一次生产合格率及客户满意度。运用了国内先进的PDS脱硫、TSA脱磷、PSA脱碳等黄磷电炉尾气净化工艺,确保了下游产品的生产用气质量及生产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。综合利用“废渣”,电炉磷渣及尾气脱硫石膏成为水泥生产原料,黄磷酸渣成为磷复肥生产原料,次磷石灰渣成为饲料钙生产原料,实现了含磷废渣的循环利用。车间生产实行DCS系统控制,生产区域视频实时监控,不断提高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,努力打造现代化数字工厂。在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下,不断创新清洁生产技术,成立项目专班,在环保治理工作上投资近亿元对厂内废气、废水和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升级改造,既实现了厂内烟气的超低排放,也解决了水汽排放的视觉污染问题,成为磷化工行业烟气综合治理的标杆。厂区牢固树立坚持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,兴建职工食堂、医务室、职工活动中心等生活设施和文化设施,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。经常组织职工举办运动会、联欢会和外出参观旅游活动,为员工创造轻松、快乐、自信的工作氛围和顺心、和谐、幸福的人文环境,增强了员工的价值实现感、受尊重感和被服务感,提升了员工的愉悦度、参与度、满意度。
展望“十三五”,厂区将围绕兴发集团整体发展战略,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,以“两学一做”为契机,坚持“创新驱动、质量为先、绿色发展、结构优化、人才为本”的基本方针,强化制度建设,着力规范管理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力争在“十三五”末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目标,为公司打造“中国一流、世界知名的国际化精细化工企业”的宏伟目标再创新业、立新功。